主题 : T·S·艾略特
级别: 模拟菜鸟
UID: 176
精华: 0
发帖: 388
威望: 0 星
金钱: 2668 浮游币
贡献值: 0 点
好评度: 78 点
人气: 0 点
在线时间: 24(时)
注册时间: 2004-03-25
最后登录: 2008-07-24
楼主  发表于: 2004-04-08 19:00

T·S·艾略特

            T·S·艾略特
user posted image
  托马斯·斯特恩斯·艾略特(Thomas Stearns Eliot,1888-1965)于1888年9月26日出生在美国密苏里州圣路易斯市。祖父是华盛顿大学的创办者,父亲是砖瓦商,母亲夏洛蒂·斯特恩斯是位诗人。

  1906年,艾略特进入了哈佛大学攻读哲学,受新人文主义者欧文·白璧德的反浪漫主义观点影响很深。

  1910年,艾略特去波国巴黎大学学习哲学和文学,听过柏格森的哲学课,接触到波德莱尔、拉弗格和马拉美等作家的象征派诗歌。

  1911年,艾略特又到美国哈佛大学学习印度哲学和梵文。

  1914年去德国求学,因第一次世界大战而中辍。

  1915年开始定居英国伦敦,在牛津大学学习希腊哲学,并在海格特学校教拉丁文和法文。

  1917年至1925年,艾略特在劳埃德银行供职。

  他还曾于1917年至1919年担任杂志《自我中心者》的助理编辑。

  1922年创办颇有影响的文学评论季刊《标准》,任主编一直到1939年。

  1927年,艾略特放弃美国国藉,加入英国国藉,并参加英国国教会。

  艾略特还从二十提供开始,曾长期担任费柏出版公司董事,直到1965年1月4日逝世为止。

  从1909年艾略特发表诗歌开始,一直到1927年,是他诗歌创作的第一阶段。这一时期的诗大多收集在《一九○九—一九二五年诗集》(1925)中。其中包括他的第一部诗集《普鲁弗洛克的情歌》(1917)、1919年与1920年出版的两部短诗集和长诗《荒原》(1922)等诗作。

  艾略特的诗,受法国象征派、英国詹姆士一世时期的剧作家和十七世纪玄学派诗歌的影响,打破了欧美诗歌的传统手法,抛弃了浪漫主义的自我表现和直抒胸臆的写法,他强调要通过“客观对应物”,用象征和暗示的方法来反映情绪。他的诗意象清晰、准确,语言口语化,富有韵味。

  艾略特这一时期的诗作,通过新的艺术表现方法,相当深刻地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英美上流社会人物的精神空虚和悲观失望的情绪。在《普鲁弗洛克的情歌》中,诗人表现了一个青年男子普鲁弗洛克在求爱中矛盾心理,他想去求爱,但又不敢向女人吐露心曲。他不仅缺乏勇敢,而且怀疑人世爱情的价值。诗篇用自嘲的写法,引用大量的典故,运用新奇的比喻和多种对照,反映了上流社会中的一个庸碌青年的精神面貌。

  这一时期最有代表性的诗作是《荒原》。《荒原》被西方评论家称为现代诗歌的里程碑,是二十世纪西方文学中划时代的作品。作者在《荒原》中揭示了西方社会中人们的精神世界已干涸得像一片“荒原”。《荒原》共五章,分别为《死者的葬仪》、《对奕》、《火诫》、《水里的死亡》、《雷霆的话》。《荒原》集艾略特这一时期艺术技巧的大成。作者以鲜明的形象,通过暗示、象征和自由联想,构成了一部思想和情调一致的完整诗篇,成功地表现了主题。全诗很少用韵,大多数是有节奏的自由体诗,语言变化万千,除英语外,还直接援引了德、法、西、希腊、拉丁和梵文六种文学,把名字大作、里巷歌谣、历史掌故融合一体,不仅使诗篇五彩缤纷,而且还带上异国情调和盎然的生活情趣。《荒原》不仅突破了传统的诗歌技巧的限制,而且还大大丰富了诗歌的表现手法。

  1927年以后,艾略特的诗歌创作进入第二时期。这一时期的诗歌带有更多的宗教色彩。作者无法摆脱社会矛盾,企图从宗教中寻求精神寄托。

  艾略特这一时期的诗,在内容上大多是消极的,但在艺术上又有新的特点:诗歌结构严密,暗喻虽复杂,但不故意惊人,具有冥幻、自然、和谐的诗歌风格。

  这一时期最重要的作品是长诗《四个四重奏》。《四个四重奏》写于1935年至1941年。作者借用英国一座乡间住宅玫瑰园遗址“诺顿”,艾略特祖先在英国居住过的村庄“东科克”,美国马萨诸塞州海边一组礁石“萨尔维奇斯”和十七世纪英国一座教堂“小吉丁”为题,组成一组哲学宗教性长诗,表现了人类历史周而复始,绕着天主的意志循环不已的思想,并宣扬基督教的服从精神。长诗在艺术技巧上比《荒原》有进一步发展,文字更自然流畅,语言节奏性更强,被认为是艾略特的登峰造极之作。

  艾略特在二十年代开始写剧本。他的剧作差不多都与宗教主题有关。

  1934年上演的《磐石》,宣扬教会过去和现在所经历的困难以及它最后必然取得胜利。

  1935年发表的《大教堂谋杀案》,是艾略特最著名的一部诗剧。写十二世纪英国主教托马斯·贝克特与国王亨利二世的矛盾。作者着力宣扬为教义而献身,认为“受苦即是行动”、“行动和受苦都是天主意志”。

  艾略特五十年代写的剧本,在艺术上有新的发展。如《鸡尾酒会》、《机要秘书》和《政界元老》,将“宗教主题变成一种高超的现代社会滑稽剧”,取得很大的成功。

  艾略特被誉为现代文学批评大师。他早在1915年就开始写文学评论。

  1920年出版第一本文学论文集《圣林》,以后又编了《论文选集》(1932年出版,1951年修订)和《古今论文集》(1936)等。他的紧重要的批评著作有《传统与个人才能》(1917)、《玄学派诗人》(1921)、《批评的功能》(1923)和《诗歌的用途和批评的用途》(1932?933)等。

  艾略特的文艺批评是一个实践中的诗人的批评。他的文艺理论是很丰富的,最突出的是“非人格化”的理论。艾略特认为诗歌不能当作主观的自我表现,他说:“诗不是放纵情感,而是避却情感,诗不是表达个性,而是避却个性。”因为在他看来,作品与作家无关,作品只是客观的象征物。他认为诗人的感情要想进入作品,必须要经过一番转化,转化为非人格的东西,也就是要脱离自己的人格,转化为普遍性的艺术性情绪。他认为只有这样,才能使艺术更接近于科学。要做到这种“转化”,艾略特认为这需要有高度的艺术表现技巧。为此他提出了一条“客观对应物”表现情绪的创作方法,也就是把客观事物,如各种事件、情景、掌故和引语,搭配成一幅图案来间接暗示或象征某种情绪,造成某种艺术效果。

  艾略特的“非人格化”理论,为英美新批评派奠定了理论基础,它也被欧美许多现代作家所接受和运用。它对丰富西方的文艺理论和诗歌的表现方法,有一定的贡献,但它偏重技巧,因而形式主义倾向也比较明显。

  1948年,艾略特“因为对当代诗歌作出的卓越贡献和所起的先锋作用”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

user posted image
  艾艾略特从1909开始诗歌创作,先后出版《普鲁弗洛克的情歌》(1917)、《诗集》(1919)、《荒原》(1922)、《艾略特诗集》(1909-2925)、《东方贤人之旅》(1927)、《灰色的星期三》(1930)、《诗选》(1909-1935)、《四个四重奏》(1943)等。其中,《普鲁弗洛克的情歌》是早期诗歌的代表作;《荒原》产生于创作中期,是20世纪西方文学的划时代作品,现代主义诗歌的里程碑;《四个四重奏》是晚期诗歌的代表作。
  30年代以后,艾略特以主要精力从事诗剧创作。主要作品有《大教堂凶杀案》(1935)、《合家团圆》(1539)、《鸡尾酒会》(1950)、《机要秘书》(1954)、《政界元老》(1959)。
  艾略特还是英美新批评派的奠基人之一,主要论著有《传统与个人才能》(1917)、《论玄文学派诗人》(1921)、《批评的功能》(1923)、《诗与批评的效用》(1933)等。
+++++++++++++++++++++++++++++++++++++++++++++++++++
http://av.ewen.cc/books/zuozhejj.asp?autho...39;w00857')
  艾略特(1888一1965),诗人、评论家、剧作家,现代西方开一代诗风的先驱。
  艾略特生于密苏里州的圣路易斯城,祖父曾创建了华盛顿大学;父亲是个殷实的商人,母亲亦出生于名门望族,曾从事诗歌创作。七八岁时,他进了一所地方学校。1898年秋又转到史密斯学院;他在这里学习了希腊文、拉丁文、德文、英文和远古史,并阅读了大量的文学名著,同时还主编《火旁》杂志,毕业时获得了拉丁文学奖。1906年6月;他进入哈佛大学专修哲学,同时还选修了英、法、德及古希腊各国文学以及中世纪历史、比较文学、东方哲学与宗教等,他的老师中有著名的新人文主义者欧文,巴比特和美学家桑塔那那。这期间,他开始了诗歌创作。1908年,他阅读了《文学中的象征主义运动》一书和法国象征主义诗人拉福格的诗歌。
  1910年,他前往法国巴黎大学学习哲学和文学,参加了柏格森的讲座。第二年十月,他重回哈佛攻读新黑格尔主义者布拉德雷的哲学。1914年,他以客座研究员的身份去德国。不久,他又前往英国牛津大学撰写博士论文《经验和知识的目的:布拉德雷的哲学》。1915年,他和埃兹拉*庞德相遇,庞德力促其《普鲁弗洛克的情歌》在现代诗的主要阵地《诗刊》上发表。这一年他和有些神经质的英国姑娘维芬结了婚。为了生计他只得到一家中学任教,年薪仅140英镑。1917年,他在罗厄茨银行找到了工作,不久又在《利己主义者》杂志做编辑, 1919年,他的第一部文学评论集《圣林》出版。1921年,由于精神原因艾略待到瑞士疗养。在疗养院里,他完成了《荒原》。他将诗稿给了庞德,庞德意识到,这是一部无论在思想还是在风格上都非同凡响的诗篇,但他发现诗歌大长,便删去一半的内容,并力促其在《准则》杂志上发表。《荒原》产生了巨大的反响,尤其在青年人当中。《荒原》发表的一年亦正是乔伊斯发表《尤利西斯》的一年,它们构成了西方现代派文学的双峰顶峙。这一年艾略特出任了《准则》杂志的主编。

  1924年艾略特创作了《空心人》。1925年,他的《诗集1909一1925》出版。同年,他又做了费伯与费伯出版公司的编辑,从此便一直在这里工作。1926年1月至3月;他在剑桥大学开设了克拉克讲座;其题目是《十七世纪玄学派诗人》。1927年6月:他加入了英国国教,11月加入英国国籍。后来他在文论集《为朗斯洛.安德鲁斯而作》中自称是”文学上的古典主义者,政治上的保皇党,宗教上的英国天主教徒“。艾略特的皈依宗教成了他诗歌创作的转折点;1930年,他写了宗教诗《灰星期三》。l932年、他和已经完全精神分裂的维芬分居,以后维芬则被送进了精神病院。1934年,他创作了戏剧诗《岩石》,又出版了论文集《怪神之后》,并开始创作《四个四重奏》。1935年,他创作了戏剧诗的代表作《大教堂谋杀案》,该剧一公演便获得了巨大的成功。1938年初,他的另一部戏剧诗《合家团聚》完成,不久又发表了两部作品集:《古今论文集》和《诗集1090一1935》,诗集收入了首次发表的《燃烧的诺顿》。战争期间,除担任防空监视工作外,他把相当一部分时间投入到《四个四重奏》的创作之中。1940年他发表《东库克》,1941年发表《干赛尔维其斯》,1942年《小吉丁》完成。这样,诗人这部晚期诗歌中的代表作便终于把其一生的诗艺探索推向了极致。大战结束前。艾略特对未来极为悲观;但是当庞德固战时在罗马电台对罗斯福、丘吉尔和犹大人进行恶毒攻击而被美军逮捕的时候,他却对其表示了绝对的忠诚。1947年初,维芬出人意外地去世了。 1948年12月,他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的理由是由于他”在现代诗歌中作为一个先驱所取得的杰出的成就“。这一年他还发表了《文化定义随笔》。 50年代后,艾略特则很少从事诗歌创作,而主要从事文学评论和诗剧的写作,1950年,他发表了诗剧《鸡尾酒会》,1954年发表《机要秘书》。1957年初,他和已经做了他8年秘书的瓦莱莉,弗莱彻结了婚。 1959年,他完成了《政界元老》。60年代,由于身体原因,他除了到各地访问并发表演讲外,已很少写作。1965年1月4日,艾略特在伦敦溘然长逝。




级别: 模拟菜鸟
UID: 176
精华: 0
发帖: 388
威望: 0 星
金钱: 2668 浮游币
贡献值: 0 点
好评度: 78 点
人气: 0 点
在线时间: 24(时)
注册时间: 2004-03-25
最后登录: 2008-07-24
沙发  发表于: 2004-04-08 19:01

          《猫(英汉双语剧本)》
user posted image
著者:[英]T·S·艾略特
编译者:费元洪译
丛书名:
出版社:上海译文
ISBN:7532734056H.548
版次:01版01次
开本:16开
装帧:平装
页数:211
售价:¥25.00元
++++++++++++++++++++++++++++++++++++++
推荐理由
  《猫》是一本语言诙谐易懂,很具时代特征和欣赏性的英汉双语剧本。
  《猫》的双语剧本不仅是音乐剧爱好者的需要,也是双语学习者的爱好。
  《猫》中还收有剧情与剧本简介、《猫》中的猫儿们、英国诗人艾略特介绍、曲作者音乐大师韦伯介绍以及从诗作到音乐剧和关于回忆等知识性文章……以及那首脍炙人口的双语歌曲——“回忆”的歌词及简谱。
++++++++++++++++++++++++++++++++++++
              内容简介
英汉双语版音乐剧剧本《猫》是一本语言诙谐易懂,很具时代特征和欣赏性的读物,《猫》的剧本取材于英国诗人T·S·艾略特的长诗“擅长装扮的老猫经”(Old Possum's Book of Practical Cats)。这首诗是艾略特为儿童创作的,诗中充满了儿童般天真的想象和生动直白的语言,寓意却深刻。剧本的点睛之笔“回忆”一段,是原诗中没有的,当时艾略特觉得它过于伤感,删除了它,可当它复出在音乐剧中时,即红透全球。
+++++++++++++++++++++++++++++++++++++++++++
              目录
剧情与剧本简介
从诗作到音乐剧
关于《回忆》
《猫》中的猫儿们
剧本作者英国诗人T·S·艾略特
曲作者音乐剧大师A·L·韦伯

英汉双语剧本
第一幕
第二幕

附录1:歌曲《回忆》
附录2:《猫》中的一些数据
user posted image
+++++++++++++++++++++++++++++++++++++
        相关新闻

《猫》来了,书也来了

2003-3-28 16:21:38        来源:易文网

  红透全球的音乐剧《猫》即将登陆中国,在上海大剧院和北京天桥剧院连演100多场。与此同时,上海译文出版社已独家引进版权,精心制做了一本英汉双语版音乐剧剧本《猫》,并将与《猫》剧一齐亮相。上海音像公司也同时推出了《猫》的激光唱片,分精选和全剧两个品种。
  此书的出版,在以译介世界优秀文化为己任的上海译文出版社看来,是希望向国人展示这部经典音乐剧独特的文化魅力,而非赶时髦跟风。因为该书不是一部简单的剧本,它还以较长篇幅讲述了《猫》剧不为人知的历史渊源:此剧取材于以长诗《荒原》闻名于世的英国诗人T.S.艾略特的诗作《擅长装扮的老猫经》,这首诗原本是这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1939年为儿童创作的,诗中充满了想象与童真;而后来成为音乐剧重头戏的那只孤独悲伤的“魅力猫”,因为诗人觉得过于悲伤,原本并未放进诗作……该书还详细讲述了著名音乐剧作曲大师韦伯如何源于童年的阅读兴趣,从艾略特遗孀捐献的诗人遗稿中获取灵感,将一部并不具备戏剧情节和戏剧张力的儿童诗改编成令人荡气回肠的音乐剧。书中的中英文剧本及12幅经典剧照(《音像世界》杂志一部分用过)均是第一次引进,全书装帧精美,极具收藏性,不管有无机会踏进大剧院,人们都可以借此补上这一课,了解得更多。
  《猫》剧征服世界靠的不仅是华丽的舞台、璀璨的服饰,更是用深厚的文化魅力在感染人们。要真正看懂并非如看闹那样简单。出版表示,这本英汉双语版剧本有望为《猫》剧登陆中国舞台作一个文化注释,为借鉴国外文化产业如何将雅文化转为雅俗共赏的大众文化提供参照;同时又是英语学习者会感兴趣的一部轻松读物。
级别: 模拟菜鸟
UID: 176
精华: 0
发帖: 388
威望: 0 星
金钱: 2668 浮游币
贡献值: 0 点
好评度: 78 点
人气: 0 点
在线时间: 24(时)
注册时间: 2004-03-25
最后登录: 2008-07-24
板凳  发表于: 2004-04-08 19:01



        艾略特诗中的心灵追寻

BY:谈德义


  在基督教信仰诞生于人类心灵的两千年过程中,有两种截然不同的信仰形态随之诞生,但二者都清楚地显现出上帝的恩典在人心灵中的工作方法。其中一种可称为保罗式的经验,另一种则是奥古斯丁式的经验。
  就像使徒行传九章与二十二章所载,保罗在前往大马色的路上,经历到突如其来的、人所无法预料和预备的大光照。那光是如此之深、如此之强,以至于掌握了他后半生的思想、行动。并且驱使他不为怀疑、踌躇、黑暗或失望的时刻所动摇,经历超乎常人的艰辛、监禁和殉道,从而建立基督教于整个东、西罗马帝国。保罗在欢悦的信心中接受一切,认为每件事都对他传播福音的使命有益、而且是救赎的一部分。
  奥古斯丁在《忏悔录》中告诉了我们关于他信仰的故事。在这位西欧中世纪及中世纪后精神、思想的鼻祖身上,上帝恩典的施与是以全然不同的形态生发的。其信仰启示的过程长久而缓慢,其中经历了不断的忏悔,时而高潮、时而低谷,直到最后得见真光,方才坚定地选择了上帝为他预备的道路。
  一在基督教悠久的历史中.曾有各式各样的人作过生存的决断,然而他们的经历大概不出保罗或奥古斯丁的模式:要么是得到或大或小的亮光与力量,立即明白过来,要么是在教育、社会、职业及种族的背景都不能对自己的生存抉择有太大帮助的情况下,慢慢地逐步往上提升。二十世纪的诗界,有两位大诗人特别能代表保罗式与奥古斯丁式的信仰经验。前者是法国诗人保罗·克兰德尔,后者是美裔英籍诗人托·艾略特。

          两大诗人的心路历程
  克兰德尔原本对宗教没什么兴趣。十八岁那年的圣诞节,苦于这种年龄常有的忧虑,他觉得自己是个无所事事地徘徊于巴黎街头的物质主义囚犯。出于好奇,他决定去参加巴黎圣母院的“信、望、爱盛典”。在这座庄严的建筑中举行的盛典,是为庆祝基督的降生。那时教堂里挤满了信徒与观光客,克兰德尔靠在这座哥特式建筑的一根大柱子旁,放眼尽情感受建筑之美。阳光透过彩色玻璃之神奇变化、灯烛的馨香气味、神父瑰丽的饱子和装饰,弥撒中神父肃穆的动作,雄浑而喜悦的琴韵歌声……突然,他对自己说,我相信了!他清楚、有力且坚定地相信那是绝对的、终极的。并且终其一生将不可须臾离弃的信仰。正是这一信仰,成为他创作本世纪最伟大的叙事诗与五首著名的颂歌之源头。
  神的思典对艾略特的引导,就不像克兰德尔那样一下子就对道成肉身的意义有全然的看见。对他而言,信仰乃是一个缓慢、痛苦地追寻人生意义的过程,是经历过生命中许多无意义的景况、许多内在的空虚的过程,是了解到梦中那充满张力的、史诗般的生命与现实日复一日的单调与无聊生活之间存在着无法跨越的鸿沟的过程,是灵魂渴求伊甸之乐,但却承受两次世界大战地狱之苦的过程,是热切期盼生活于文明兴盛的时代,但却明白自己的一生将消磨于衰败的文化当中的过程,是一种活在世纪末而无法投身建立新世纪的不堪之情的过程。
  第一次世界大战让全欧洲了解到;某些事正在走向悲剧的终点。人类自启蒙时代开始,两个世纪以来的梦想是依靠人自己的力量使自身完善,结果却将人类带进史无前例的大灾难中。

            文化废墟中的觉醒
  艾略特的诗,从最早的“Conversation Galante”到"Gerontion"(一次世界大战后写成的)之前,已明显充满了内在空虚和无聊之感。这代表了只有外在、没有心灵的文化,就像他在“Rhapsody on a Windy Night”中采用的象征:工厂一隅破裂的水龙头、爬满了锈斑,松脆变形,随时都可能断掉。整个社会表面上虽不断地往前走,但姿态依旧,了无希望、信心和爱——没有这些,社会只是个毫无生气的空壳。艾略特在战后即写出的“Gerontion”与“荒原”,更强烈地肯定了人迷失与空虚的感觉。“Gerontion”描述一个老人觉得自己一生都一事无成,而“荒原”中的自由者,想知道自己此时应当作些什么,以便在他自“上帝死后”为自己而建立的文化废墟中能安心地活下去。
  艾略特的诗之所以对研究基督教信仰诞生于人心中具有重要性,在于他每首伟大的诗,都是透过艺术形式的记录来说明他对发生于周遭以及内在心灵的事情,来标示他所寻求的一种满意解释的转折点。他的评论与剧本都是二十世纪重要的文学作品。不过他的评论与他个人内心经历的问题无关,而是以一种客观的方法
谈论艺术与文化。至于他的剧本,则只是将其诗中的主要意念,稀释在庞大的篇幅当中。比起他其余的作品,艾略特的诗更是对二十世纪种种忧伤、痛苦等大问题的见证。诗中充满了前进、反悔、肯定、怀疑、决断、迟疑;有时得蒙光照,有时又陷入一片黑暗;新获得的信仰虽仍存在但只能纯粹地靠意志的力量使其继续存在,它是内心看不到,也无法了解的。文略特选择“寻找圣杯”的传奇,作为“荒原”的中心主题,这个主题成为他所有诗作中的骨干,从头贯穿到尾。从“Conversation Galante”到小吉丁”。
  艾略特在“荒原”阶段的追寻里,内心盛满东方、西方伟大精神俯视的教训——《(口犬)陀经典》、《奥义书》、佛陀、泰瑞西亚斯(Tiresias)、基督耶稣……,并盼望死去的上帝再度复活,重新留驻人们心中。那时艾略特拒绝了他少年时代的信仰,又因一桩不幸的婚姻饱受折磨。银行小职员的工作使生活入不敷出,必须晚上通宵熬夜兼作文学评论。在这种贫境中,他仍痛切呼唤一种精神上的提升。就在他几乎处于精神崩溃的边缘时,他得到了慷慨的诗人庞德的经济支援,并得以前往瑞士洛桑休养,接受心理医师的治疗。他说他写“荒原”纯粹只是。个人对生活的一种无足轻重的抱怨……只是一篇押了韵的呻吟……写‘荒原’不过是为了舒解自己的感情”。没想到这首诗马上被评论家认为是对当代的一种批判,是一篇重要的社会评论。对艾略特来说,这首诗是为了找寻内心的平安,就如他在结尾以印度文Shantth、Shantih作为经卷的祝愿,乐观地坚信这种心灵的平安能够实现。

            永恒的实存
   艾略特在洛桑接受的治疗,以完全医学性的心理治疗最终变成完全心灵性的歇息。这段休养的时光,使他不仅可以单纯地默想自己的问题,同时也可思考到欧洲战后的问题,以及在不同的文明、神话、宗教背景下人类共同的问题。他发现一切都必须回到起初,回到在历史可载之前就已存在的教训和规范——爱、怜悯与自
律之中。在艾略特的整部作品中,“荒原”代表一个追寻的开端——追寻一超越性的实存,只有从这里方才能够赋予人类存在的一切——无论是悲是喜——以意义。苦心竭力的追寻之后,在人与超自然两个层次的联合上,艾略特不仅发现关于人类生命的终极意义,也同样找到了文化与历史传承的真义。
  继“荒原”之后的诗作“空心人”,完全在强调诗中言说者内心的空虚。这个言说者被描写成一个稻草人,空有眼睛,却无法成为灵魂之窗。自此以后约十年之间,艾略特写的都是短诗,有些是游戏人间,有些充满反讽,有些多少反映了一个寻求者在寻找能满足灵性饥渴的属灵实存中的内心挣扎。“三博士朝圣行”记载的就是这种矛盾的态度,叙述者在两种情绪中挣扎:对于基督道成肉身且注定被钉十字架,既向往又惧怕:

    ……带了我们那一大段路,究竟为了
    生呢?还是死?是有一个婴孩诞生,真的
    有的是证据,不容怀疑。我见过生和死,
    一直还以为是两件事情;这种生
    对我们太无情、太过痛苦,如死,如我们的死。

  对艾略特而言,接受道成肉身的事实,也就意味着世界、旧有的生活的死,也就是旧人的死。最终,艾略特还是接受了基督的降生与死亡,并且为了给新生的自己一个确定而有形的崇拜,他加入了英国国教。此事对艾略特后来的诗作有很大的影响,是什么原因让他接受永恒的实存“道成肉身”而来到有限的世界?这可从他
1927年为法国的一份文艺杂志所写的一篇文章中大体上看出。在这篇文章里,他很清楚地界定了他对诗歌的社会功能的看法:他认为诗有两种不同的模式,一是去体会,并且忠实记录下意念与感情在某个特写时期向自我展示的世界,另一则是超越意念与感情的世界。像克兰德尔一样,艾略特感受到了从局限的物质世界中超越出来的无限,而他的心灵唯有升华至这种无限之中,才能得到完全的灵魂满足。

              灵魂历程的起伏
  艾略特皈依以后的诗作有一个最明显的特点。跟克兰德尔的作品不一样之处,是他的诗歌并非总是流溢出快乐、丰盛的生命。
艾路特的信仰生活,在其诗行中所记录的,一直是西起伏伏,有时大得安慰,有时焦灼不安。常常是一段时间充满了亮光与满足,接着一段时间又处于黑暗与低谷之中。他皈依后第一首伟大的诗是“圣灰星期三”。诗中表达了一种灵性干枯的状态,感官的乐趣与灵性的安慰都丧失了。但这首诗同时也表达了诉说者的决心;要忍耐,坚持到低潮过去,明日的光照将再度辉耀他的灵魂。在“圣灰星期三”的第三部分,诗人以爬楼梯来象征灵性的高潮。诗人模仿伟大的宗教作品“十字架的圣约翰”中曾描写过的感官、天性的诱惑,以及要抗拒这些诱惑的心灵的挣扎。在灵性干枯的时期,看见自己不忍卒目的过去,他自觉不配得到圣灵的安慰,但神的恩慈、神的话语仍然在人的心灵中创造奇迹。
  几年以后,艾略特开始写作著名的“焚毁的诺顿”。这是“四个四重奏”的第一部,其中表示了一段充满光辉的时期,心灵明澈而且喜乐,即便明知玫瑰花园中的肉体之爱己永不复存,却依然能得安慰,因为他深知那是出于神的永恒计划。在圣光的照耀下,丑陋的现实也变得美丽起来:

    干的池塘,干的三合土,褐色的边缘,
    而那个池塘就在阳光中吸满了水,
    而莲花静静地、静静地升起,
    表面闪烁着,从光的中心…
    不过很快地,这段光彩过后,黑暗又回来了:
    然后有一片云漂过,而池内空空如故。
     去呀,那只鸟说,
    人类不能忍负太多太多的现实。

  这种光明与黑暗、看见与盲目、无知与了解之间的交替,构成了艾略特诗歌中主角的心灵生活。它被一种很现代的写作技巧构筑成戏剧中一幕一场景的转换。“四个四重奏”的第二部“东库克”中如此描述:
                         
    我对自己的灵魂说,安静,任由那黑暗笼罩你,
    因那是分自神的黑暗、就仿佛,在戏院里,
    灯已熄,景将换;
    随着侧厢空洞的隆隆之声,及一阵黑暗的进退
    我们发现,那些小山与林木远处的背景
    以及显眼逼人的前景,全部都被人撤下去——
    在此黑暗的时刻,所应抱持的态度是:
    要安静,要无所企盼地等候
    希望不免是对谬妄的企念;要无所爱地等候
    因为爱不免是去爱那谬妄的一切;但信心仍在
    然而这信、望、爱全在等候之中

  “四个四重奏”其余的部分总结了艾略特的一生,从此以后他不再通过诗的形式来表达什么了。最后的这一部分仍然是由时刻的黑暗焦虑与时刻的光明、安慰所组成。在“焚毁的诺顿”中写的是自然以及肉体之爱的失落;在“东库克”中则是在眼见其祖先的坟莹后,意识到自己的死亡;“海滩岩”描写时间的流逝;“小吉丁”构画肉体与心灵交战的地狱。第一首诗描述了某一个幸福启发的时刻,深刻地暗示出“痛苦”是生活的一部分,心灵也需要痛苦才能超升,才得以观照人类全体之经验,才得以了解十字架与复活的真义。四重奏之终了之时被诗人形容为一个火与玫瑰合而为一的神圣时刻。

            “道成肉身”的启示
  艾略特在其诗作中所持的信念,基本上是将基督教的“道成肉身”视为人类经验的中心与象征的中心,并将它具体展现在一个活生生的事件上。那是彻底的超越无限,也是对无常大千世界之绝对幻灭。从“圣灰星期三”开始,艾略特诗中所寻索的是“道成肉身”对于人类每个层面的经验有何启示。从这一点出发,主宰他整
个意象与剧本的思想模式便是时间的巨轮。它环绕着基督教道成肉身的中轴运转。“焚毁的诺顿”的第四部分有一首小诗就以传统的象征表达了这个思想:

     时间和钟声已经埋葬了白昼,
     那黑色的云垢把太阳带走。
     …光静止
     在转动的世界的定点上。

  道成肉身的出现,将艾略特的诗分为两个时期。在前期的诗中,道成肉身未曾降临时充满了愁苦和沮丧。但当我们读过后期的诗后,就会发现它们表现出人没有上帝根本无法忍受的景况。后期的诗则是完全以道成肉身这件事来逐渐呈显人类存在的神圣。早期待作中,那些看似偶然的现世病态,到了后来的诗中已被
,视为在一个人类生命失去种性的社会中无可避免的东西。在艾略特的作品中。“人”的概念、从“序曲’中的卑劣狠琐而逐渐演变酝酿为与神的性情有关。“四个四重奏”的最后一首——也是他最后一首重要的诗,把艾略特心灵追寻的终结,以一种很特别的方式表达出来:将具象与象征结为一体。当提到位于小吉丁已化作废墟的教堂时,他对人们如此沉痛地说道:

    把阴沉的正殿当成是猪圈吧
    看作是墓碑吧。而你那自以为然的来意
    不过是个空壳,仅具皮相的意义
    只有当内部真正充实了,那目的始才迸发出来。

  人们在艾略特的早期诗作中所见几乎是猪舍阴沉的外表;而在后来的诗中,神圣的目标自意义的外表破茧而出。现时代的人文主义者想在艾略特的诗中找到人性启示,但他们却发现找到的是那古老但却被更新的启示——道成肉身。

信仰之门(http://GODoor.yeah.net)录入整理
原刊于《流亡与栖居》,北京燕山出版社1995年10月第一版


级别: 模拟菜鸟
UID: 623
精华: 0
发帖: 150
威望: 0 星
金钱: 2625 浮游币
贡献值: 0 点
好评度: 0 点
人气: 0 点
在线时间: 0(时)
注册时间: 2004-03-27
最后登录: 2004-08-17
地板  发表于: 2004-04-08 19:45

班上看<猫>时,直想睡觉
有没有<巴圣院>音乐剧?
嘿~~~
级别: 模拟之星
UID: 875
精华: 1
发帖: 1765
威望: 2 星
金钱: 4989 浮游币
贡献值: 20 点
好评度: 1746 点
人气: 7 点
在线时间: 169(时)
注册时间: 2004-03-28
最后登录: 2022-10-03
草席  发表于: 2004-04-08 20:03

《猫》……这个要亲身到正宗的百老汇去看才有味道的呃~~~~~~~~~~
级别: 模拟新血
UID: 2022
精华: 0
发帖: 37
威望: 0 星
金钱: 2628 浮游币
贡献值: 0 点
好评度: 6 点
人气: 0 点
在线时间: 1(时)
注册时间: 2004-04-08
最后登录: 2008-11-06
5楼  发表于: 2004-04-08 20:34

没有看过.个人不太百老汇的东西,该不该说自己没有艺术欣赏水平呢